起重机自身的特点及搬运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包括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起重机丧失稳定性、金属结构的破坏、人员高处坠落、夹挤和碾压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本期一诺成科技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门、桥式起重机的真实事故,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大家对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让伤害远离你我。
1.事故发生过程
某混凝土预制件场,工长组织有关人员用门式起重机装车,将制作预制件的钢底模板运走。所吊的这块钢底模板重量为1.8t,采用2根吊索斜对角起吊(本应用4根吊索吊挂4个吊点,当时只找到了2根吊索)。重心有所偏位,模板处于侧斜不平稳状态。
当龙门起重机吊起后往东风货车上落钩时,侧斜的模板与车厢底板铁板面先接触。这时吊装指挥甲在汽车司机室一侧准备作调整。搬运工乙则站在车厢尾部稳钩,在没有接到甲发出指挥信号时,乙就喊落钩,落钩的同时,乙也看到模板在车厢底板上滑动,便慌忙从车厢的尾部往下跳,车厢尾部跟后面的挡墙有1.2m左右距离,这时侧滑的模板正在车厢底板上向挡墙冲过来,乙躲闪不及,头部被挤到挡墙上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模板吊挂方法不正确,被起吊的钢底模板应该用4根吊索吊挂在模板的4个吊点上,可这次吊装作业却只用2根吊索吊挂2个吊点,而且挂钩部位不正确,吊装的钢底模板处于不稳定状态。
搬运工乙往稳钩作业中站位非常危险,现场指挥甲没有发现这种危险情况。
并不具备指挥资格的乙对司机进行指挥,而司机竟然听从了乙的指挥,并且采取了快速落钩的不正确措施,指挥甲和工长也没有制止这些混乱违章现象。
大件的吊装竟然连吊索都没有做好准备。
3.事故结论与教训
事故单位现场指挥系统混乱,使不具备指挥资格的乙指挥起重机作业,司机进行了快速落钩的错误操作,指挥甲和工长也没有制止现场混乱现象,导致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模板吊挂方法不正确,使吊装的钢底模板处于不稳定状态造成事故。
搬运工甲在稳钩作业中站在危险位置未能避免事故发生。
4.事故预防措施
(1)起吊装卸重物,最好使用专用吊具,如无专用吊具,吊装方法一定要科学和可靠。
(2)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