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诺成科技有限公司
起重机自身的特点及搬运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包括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起重机丧失稳定性、金属结构的破坏、人员高处坠落、夹挤和碾压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本期一诺成科技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门、桥式起重机的真实事故,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大家对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让伤害远离你我。
1.事故发生过程
某压力容器制造厂焊接车间用一台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吊运钢板。焊接工人甲在梯子上对已完工的压力容焊缝进行清理打磨修整等辅助作业,起重机操作工乙吊运2块钢板准备运到压力容器后面的加工工位。此时车间已组焊完的压力容器半成品较多,摆放的也比较乱,乙无法将吊载离地面近一些通过,只好将吊载升高超过压力容器,乙采取边提升吊载边操纵起重机大车以40m/min速度运行,当吊载接近压力容器时,虽然当时乙给出铃声提请甲注意,但甲只顾向上爬而未理会,起重机主梁将甲推向压力容器挤压在起重机主梁下翼缘与压力容器之间,致其死亡。
事故现场是在一单跨的生产压力容器进行铆焊作业的车间。车间内因铆焊作业噪声较大,焊接产生的烟雾较浓使车间清晰度较差。
2.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在有作业人员作业的通道上运行,违章作业将人挤压在吊载与压力容器之间。
(2)间接原因
1)甲在有起重设备进行空中作业时登梯作业,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形成隐患。
2)工作环境恶劣,车间铆焊噪声大,使甲听不清起重机的警示铃声;车间焊接烟雾多,视野不好;司机室的玻璃长时间没擦拭,清晰度较差。
(3)主要原因
精神不集中,边操作起重机大车快速运行,边按动电动葫芦起升按钮提升吊载;工作环境恶劣。
3.事故结论与教训
起重机操作工乙违反操作规程,在有作业人员作业的通道上运行,造成事故。
车间管理混乱。工作环境及作业条件恶劣形成安全隐患。
焊接人员甲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到危险区域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事故的预防对策
(1)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恶劣的作业现场,必须安排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来指挥监督各类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2)车间应设有排尘排烟设施,加强照明,消音降噪设备也要加强,起重机司机室的玻璃应经常擦拭清理,保证和改善起重机操作者和其他作业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也是减少事故的必要举措。
(3)尽量让吊载接近地面运行,如果有障碍物时必须高空通过时,应选择吊载下无作业人员及贵重设备的通道吊运。在接近障碍物时应慢速运行。
(4)起重机除了应装有报警装置与设施,还应在吊钩、滑轮及起重机主梁、端梁处涂有黄黑相间的警戒色,做到醒目、容易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